新聞資訊
News
更新時間:2025-01-20準確判斷燭式過濾器過濾元件是否需要更換,對維持過濾效果、保障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至關重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壓力差變化
原理:燭式過濾器工作時,過濾元件攔截雜質,使進出口產生壓力差。隨著雜質積累,過濾通道變窄,壓力差增大。當壓力差達到特定閾值,表明過濾元件堵塞嚴重,影響過濾效率。
判斷方法:通過過濾器進出口安裝的壓力表,實時監測壓力差。對比初始運行壓力差與當前壓力差,若壓力差上升至廠家規定的更換閾值(如超過初始值的 1.5 - 2 倍),或雖無明確規定,但壓力差持續快速上升且反沖洗后無明顯下降,就需考慮更換過濾元件。
過濾流量
原理:過濾元件正常時,流體順暢通過,流量穩定。堵塞或損壞后,過濾阻力增大,流量降低。
判斷方法:觀察實際過濾流量,若在進料壓力、溫度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流量降至初始流量的一定比例(如 70% - 80%),且排除進料系統故障后,流量仍無法恢復,可能需更換過濾元件。此外,流量波動異常,即使平均流量未大幅下降,也可能意味著過濾元件存在局部堵塞或損壞。
過濾質量
原理:過濾元件是保證過濾質量的關鍵,若其性能下降,無法有效截留雜質,濾液質量會受影響。
判斷方法:對濾液進行檢測,如使用顯微鏡觀察濾液中雜質顆粒數量和大小,或采用濁度儀檢測濾液濁度。若雜質含量或濁度超出規定標準,且排除其他因素,可能是過濾元件失效。此外,若下游生產環節出現因雜質引發的問題,如產品質量缺陷、設備磨損等,也可能暗示過濾元件需更換。
外觀檢查
原理:定期打開過濾器罐體,直接觀察過濾元件外觀,可發現物理損壞或嚴重結垢等問題。
判斷方法:查看過濾元件是否有破損、裂縫、變形等情況。若出現肉眼可見的破損,會導致雜質直接通過,必須更換。另外,若表面結垢嚴重,經反沖洗和常規清洗無法去除,影響過濾性能,也應考慮更換。
使用時間與周期
原理:過濾元件有一定使用壽命,即使未出現明顯性能下降,長期使用后,其性能也會逐漸衰退。
判斷方法:參考廠家建議的使用壽命或過濾周期。不同材質和用途的過濾元件,使用時長不同,如某些金屬燒結網過濾元件,連續使用 800 - 1000 小時后需更換;高分子材料過濾元件,經過一定過濾批次后需更換。達到建議使用時間或周期,即便性能指標仍在范圍內,也可預防性更換,以避免突發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