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聚結脫水濾油機處理不同黏度油液時,需要多方面調整設備。對于高黏度油液,首先要考慮的是油液的流動性問題。高黏度會導致油液在設備內部流動緩慢,影響過濾和脫水效率。此時,可通過在濾油機入口處安裝加熱裝置,將油液加熱至適宜溫度,降低其黏度。一般來說,將油溫提升到 40 - 60 攝氏度,可顯著改善高黏度油液的流動性。同時,適當降低濾油機的運行流量,避免因油液流動阻力過大導致設備過載。例如,原本處理低黏度油液時流量設定為每小時 1000 升,處理高黏度油液時可降低至每小時 500 升左右,讓油液有足夠時間在濾芯中完成聚結和分離過程。

在濾芯選擇上,針對高黏度油液,可選用孔徑稍大的聚結濾芯和分離濾芯,以減小油液通過的阻力。但要注意,孔徑增大不能影響濾芯對水滴和雜質的攔截效果,需要在保證過濾精度的前提下進行優化。此外,設備的壓力控制也需調整。高黏度油液通過濾芯時壓力損失較大,要適當提高濾油機的進出口壓力,確保油液能夠順利通過設備。但壓力提升要在設備的耐壓范圍內,避免對設備造成損壞。
對于低黏度油液,由于其流動性好,水滴在聚結和分離過程中更容易分散。此時,可適當提高濾油機的運行流量,充分利用設備的處理能力。同時,選擇孔徑較小、結構更緊密的濾芯,增強對水滴和雜質的攔截能力,防止因油液流速過快導致部分污染物未被有效過濾。在溫度控制方面,可適當降低油液溫度,使油液黏度略有增加,有利于水滴的聚結和沉降,但要注意不能使油溫過低影響設備正常運行。總之,根據油液黏度的不同,對聚結脫水濾油機的溫度、流量、濾芯和壓力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整,才能確保設備在處理不同黏度油液時都能達到良好的凈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