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
更新時間:2025-10-16近年來,隨著全球環保政策的趨嚴和能源行業對高效分離技術的需求增長,聚結器(Coalescer)作為關鍵分離設備,在石油化工、天然氣處理、廢水處理、新能源等領域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行業專家指出,聚結器技術的創新與市場應用的多元化將成為未來競爭的核心焦點。
聚結器是一種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促使分散相液滴聚結成大顆粒并實現分離的設備,廣泛應用于油水分離、氣體凈化、液體澄清等場景。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統計,2022年全球聚結器市場規模已突破15億美元,預計2023-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5.8%。
核心驅動因素:
環保政策加碼:各國對工業廢水、油氣排放的標準不斷提高(如歐盟《工業排放指令》、中國“水十條”),推動石化、化工企業升級分離設備。
能源行業需求:油氣開采中頁巖氣、深海油的處理需要更高效率的聚結技術;氫能源產業鏈中,氫氣純化對聚結器的耐壓、耐腐蝕性能提出新要求。
新能源應用拓展:鋰電池電解液凈化、生物柴油生產等新興領域成為聚結器增量市場。
傳統聚結器依賴纖維、金屬網等材料實現分離,但面臨效率低、易堵塞等問題。近年來,行業技術革新集中在兩大方向:
新型材料應用
高分子復合材料:采用疏水/親油改性聚合物,提升液滴聚結效率。例如,美國某企業開發的納米涂層聚結濾芯,分離效率較傳統產品提高30%。
3D打印結構:通過定制化多孔結構設計,優化流體路徑,減少壓降和能耗。
智能化監控系統
集成傳感器和物聯網(IoT)技術,實時監測聚結器壓差、流量及分離效率,并通過AI算法預測濾芯壽命,降低維護成本。荷蘭某公司推出的智能聚結器已在中東某大型煉廠落地,運維成本減少20%。
目前,聚結器市場仍由歐美企業主導(如Parker Hannifin、Eaton、Pall Corporation),但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本土企業正加速追趕:
國產替代提速:中國廠商(如蘇州某環保科技公司)突破高精度濾芯制造技術,逐步進入中海油、中石化供應鏈。
并購與合作活躍:2023年初,德國曼胡默爾集團收購一家專注于天然氣處理的聚結器企業,強化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布局。
行業分析師指出,聚結器的未來發展將聚焦以下趨勢:
碳中和目標驅動:開發低碳材料(如生物基聚合物)和可回收濾芯,減少設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定制化解決方案:針對氫能、CCUS(碳捕獲)等新興場景,開發耐高壓、耐低溫的特殊聚結器。
產業鏈協同創新:與膜分離、離心分離等技術結合,形成集成化分離系統,提升綜合效益。
在環保壓力和能源轉型的雙重背景下,聚結器行業正從單一設備供應商向系統服務商轉型。技術迭代、政策紅利與市場需求共振,預計將為行業參與者帶來持續增長空間,同時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和場景適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